欢迎访问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双派单”模式发力 多元解纷矩阵守护社区和谐

2025-10-27 10:30
来源: 立案庭
作者: 李苏    浏览: 68

近日,我市某小区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在葛洲坝人民法院与社区联动调解下圆满化解,这场一度僵持的矛盾,最终以双方握手言和画上句号。

矛盾僵持:物业纠纷陷困局

该小区业主因物业服务质量不达标、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公共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问题,与物业公司产生了矛盾。多次协商无果后,物业公司将部分业主诉至葛洲坝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初期,双方对立情绪严重:业主要求降低物业费,物业公司则以运营成本高、已实际提供服务为由不愿让步。考虑到传统诉讼程序耗时较长,若直接判决还可能加剧矛盾、引发新纠纷,法院决定启动调解程序,探索更高效的多元化解路径。

“双派单”模式:打通解纷“最后一公里”

为打破调解僵局,法院创新性启动“双派单”联动机制:

一是法院向社区派单:将案件详情、争议焦点整理成“调解任务单”,推送至小区所在社区,由社区网格员先行介入——既摸清小区实际情况,也掌握业主核心诉求,为双方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二是社区向法院反馈:社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梳理出小区矛盾形成的关键原因,形成“需求清单”回传至法院,帮助后续的司法调解更有针对性、更精准。

“法院+社区+N”矩阵:凝聚解纷合力

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我院联合西陵区综治中心、属地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多方力量,组成解纷矩阵,构建起“司法+行政+社会”的协同机制。我院派驻西陵区综治中心的诉服团队提供专业司法支持,属地街道办事处协助核查物业公司资质、入驻小区程序等关键信息,小区所属社区则协助疏导业主情绪。经过多轮耐心协商,物业公司最终同意调整收费标准,业主方也迅速缴纳了全部物业费,双方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小区的和谐氛围也得以维护。

常态化机制:从“个案化解”到“源头治理”

这场物业纠纷的解决,让原本可能走向“对簿公堂”的双方最终实现“握手言和”。通过“法院+社区+N”联动机制和“双派单”模式,法院与街道、社区搭建起常态化联络桥梁——既推动司法资源与基层治理的深度结合,也逐步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的自治模式,让矛盾化解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真正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