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二手交易≠法外之地 个人闲置转让需警惕!

2025-04-18 10:19
来源: 立案庭
作者: 郭露    浏览: 114

案情回顾

2024年10月,叶某通过某网购平台向平台卖家张某购买了某品牌精华露,并支付价款339元。张某在销售该商品时宣称商品时正品、保真,刮码验真伪,但是叶某收到商品使用过程中,发现精华露按压时即从瓶身处不正常溢出,马上和该品牌官方旗舰店联系检测求证,并通过第三方平台检测求证,上述单位均告知叶某,该商品不是厂家官方在售的正品。叶某遂在购物平台和张某协商沟通解决问题,未果。后叶某通过该购物平台客服及12315消费者权益保障中心介入,张某同样拒绝协商。叶某随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张某返还货款399元并支付三倍赔偿。

庭前调解时,张某以买家无开箱视频为由拒绝赔付,并不同意调解。且该平台是私人二手购物平台,售出物品不退不换。

为查明事实,经本院委托具有鉴定该品牌商标之产品的真伪及相关事宜授权的公司作出鉴定,已确认案涉该品牌精华露系假冒产品,张某向叶某出售不符合质量约定的商品,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那么三倍赔偿能否得到支持呢?

二手交易≠法外之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法保护经营者的权利,但若卖家长期、批量售假(符合“经营者”特征),消费者仍可主张“退一赔三”。本案因卖家为个人闲置转让,故仅支持退款。

本案中,法院主动启动鉴定,体现了司法对消费者举证难问题的包容。  

法官提醒二手买家记住如下必备动作

交易前查看卖家历史记录,警惕“伪装成个人”的职业售假者;

 留存商品详情页、聊天记录;  

 签收时录制完整开箱视频;  

 通过官方渠道或品牌方鉴定;

 法官给二手买家的实用建议

“捡漏”需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假货风险极高;  

 优先选择“验货担保”服务: 部分平台支持验货后再付款;  

维权成本高?小额诉讼来帮忙:本案诉讼费低廉,消费者可勇敢拿起法律武器。

    法官提醒维权通道指引

1. 平台投诉→2. 12315举报→3. 法院起诉

结语

二手交易中,法律是消费者的最后防线,但事前防范远比事后维权更重要!牢记“证据链+平台规则+法律意识”三重防护,才能安心享受闲置经济的便利。  


通讯员: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