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发自肺腑地感谢她用法律知识耐心解答了本人所提出的种种质疑,让一个老人相信司法的公正性。
感谢她给被告的父母营造了一个踏踏实实安享晚年的氛围!
尊敬的院长同志,我和老伴恳求您,向胡丹法官转告,我和老伴不会忘记,她给一个普通大家庭,带来的人性化温暖!”。。。。。。
上面这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于2013年4月18日寄到了葛洲坝法院赖平哲院长的案头。原来,这是该院民事庭法官胡丹办理的一起离婚案中被告的父母寄来,感谢胡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耐心细致的劝解、不厌其烦的解答,不偏不倚的办理,让当事人及其父母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公正。
原告徐某与被告李某于2001年3月经人介绍相识,2004年2月17日登记结婚。2008年10月26日生育一女。婚姻初始,双方夫妻感情尚可。但因双方性格差异,双方常为家庭琐事、经济开支及婆媳关系处理上发生争吵,同时引发双方父母产生矛盾。2012年6月26日,原、被告因琐事发生争吵,在拉扯中被告受伤,宜昌市公安局葛洲坝分局葛洲坝派出所出警处理。同年7月2日,原告公司领导组织双方调解和好。2013年1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被告离婚。
因家庭琐事引起双方家长矛盾积怨较深,在庭审过程中数次发生争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胡丹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都无法达成协议。庭审后,被告父亲先后给胡丹法官写来两封亲笔信,希望法官能够综合考虑,将双方劝和,保住小家庭的圆满,让孙女有一个完整的家。作为一个70岁的老党员,被告的父亲对事情的态度非常认真,所有关于法律程序及涉及女儿婚姻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问题均向承办法官不断追问,承办法官胡丹也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为当事人及其父母详细解释法律规定,分析利弊。在胡丹的努力下,被告的父母从一开始的不信任,不理解,到最后豁然开朗,对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各项有关法律法规的疑问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胡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亲和的态度、耐心的解答,让为女儿的官司忧心忡忡的两老感受到了极大的温暖和安慰。
在案件审理结束后,被告的父母向法院寄来了第三封信,就有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封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流露无限感激的信件。收到感谢信后,赖平哲院长按照信中留下的电话,亲自给两位老人发去了短信,感谢他们对法院工作的高度评价,法院将一如既往做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职工作,并祝两位老人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