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葛洲坝法院综合审判庭和执行局的接力帮助下,两起案件的特殊困难当事人均获得了两万余元司法救助款,缓解了一定生活压力。
交通事故难获全额赔付,癫痫患者雪上加霜
2020年12月,患有癫痫病的胡某与骑电动车行驶的彭某发生碰撞受伤,交警部门认定彭某负全部责任。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确认由彭某赔偿胡某各项损失共计31800元并分期支付,后因彭某一直未赔付,胡某向葛洲坝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一次执行中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彭某后期仅给付10900元,其余款项再未履行,胡某又再次申请恢复执行。
执行局经过网络查控,未能查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仅能查封彭某位于农村老家的房屋一套,且该房屋变现困难。
听力残疾人遭遇借贷欺诈,低保生活难以为继
2022年,听力残疾人汤某因马某故意虚构虚假事实,基于错误判断向马某借款。后经法院审理,马某的行为构成民法中的欺诈,判决撤销出借款项,马某应向汤某返还24466元。因马某长期未履行,汤某向葛洲坝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马某逾期仍未履行法定义务,且执行局通过网络查控,未发现马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通过委托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进行终本调查,未发现任何财产线索,汤某也未能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司法救助破解维权难题,审执联动点亮生活希望
因两起案件中的被执行人均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经调查,胡某居住在葛洲坝辖区的一个地下室,每天靠卖鸡蛋做小本生意为生,收入微薄,村委会出具证明显示胡某从小患有癫痫。汤某及其妻子均系听力残疾人、无业,且为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情况困难,因马某欺诈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生活陷入困难。两人均符合救助条件,执行法官遂决定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案件再次来到审判法官手中。经通知胡某、汤某提交司法救助申请及相关佐证材料,承办法官根据可救助依据评定两人的困难等级,计算出救助金额,报相关部门审查、获批。最终,2025年3月13日,两笔救助款尘埃落定——法官立即通知两位当事人再次来到法院确认银行账号,告知准备接受司法救助,并于当天引导其申请立案。一周后,两位当事人如愿拿到了这笔充满温度的救助款。
看到两人通过微信发来的感谢,法官们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也更加坚定要充分发挥审判与执行职能,让更多身处困境的当事人在司法程序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