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简报04葛洲坝:文化建设“院长之声”响亮

2013-06-14 11:48
    浏览: 318

   葛洲坝法院文化建设起步早、抓得实、有个性,有亮点、有品牌。在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尤其注重日常积累和紧贴实际,在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更是独树一帜,推出了响亮的“院长之声”,充分发挥院长的引领作用,通过院长荐文、荐书、院长讲坛、院长寄语、院长承诺、院长示范、院长谈心和院长关爱等活动的开展,带动全院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发展,使文化建设工作更“接地气”。

   一、院长示范,全员参与。一是院长亲力亲为,做好示范。院领导本身具有摄影、书法、乒乓球、羽毛球等多方面的文体兴趣爱好,文化视野开阔,对法院文化建设有比较独到的思考和研究,亲自谋划和推进法院文化建设,重视程度高,工作力度大。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兴趣培养,院长总是率先带头,在院长带动下,全院干警积极参加到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文化建设主体作用。如人人参与格言警句征集,人人参与核心价值观演讲,人人参与春晚节目表演、人人加入书法、摄影、篮球、自行车兴趣小组等;二是院长带头承诺,树立良好形象。通过院领导带头承诺做政治坚定的表率、勤奋学习的表率、作风民主的表率等“十个表率”,带动全院干警进一步坚定信念、增长本领、磨砺品质、锤炼作风,树立法官亲民、爱民、便民、利民的良好形象。
   二、院长指导,全员学习。一是通过院长荐文、院长荐书,将包括审判执行疑难、热点问题研讨、立法动态、文化素养养成、职业信仰培养、司法作风改善等各方面内容,定期推荐给干警们学习讨论,为基层法院干警在忙碌的工作中开辟一条经济、便捷、高效、实用的学习新途径,成为法院文化中培育理念、引导行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已通过院长荐文推荐好文30余篇,好书10余本,干警们通过读后感与院长进行交流,打通了上下沟通的新渠道;二是通过院长讲坛,将从法律知识到身心健康、从哲学到历史、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系列见闻和知识与全院干警分享,内容丰富、选题精准,成为干警们丰富知识的重要途径,截止目前,已开展院长讲坛5期;三是通过院长论坛,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审判管理理念。提出包括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的审判管理“八个转变”理念,进行创新管理。形成以审判管理作为“管理中心、信息中心、考评中心、服务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大管理格局,实现无缝隙管理,形成审判管理的新思路,使整个审判工作得到了均衡发展,审判绩效在全市法院排名靠前。
   三、院长关爱,全员团结。一是发出传播对象分明的院长寄语。二楼审判区院长寄语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旨在提醒当事人注意诉讼程序、了解诉讼风险、宣传法治精神、提升司法公信。三楼办公区院长寄语主要面向法官干警,谆谆教导、百般叮咛,旨在教育感化干警、凝聚法院队伍、提升队伍素质;二是建立起紧贴实际的人文关怀制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务层次、不同性格特点的干警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与干警探讨工作难题、生活情趣、兴趣爱好等等,加强人文关怀,全力解决干警困难,极大地凝聚了法院队伍,营造了和谐氛围。
四、院长之声响亮,文化成果丰硕。在“院长之声”的带动下,有效推动了法院文化建设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进一步优化,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无论是在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物态文化方面,葛洲坝法院均有较充分的体现,提炼了“崇法、厚德、明理、和谐”的院训,创作了《葛洲坝法官之歌》的院歌;建立了院长讲坛、院长荐文、专家讲坛、交流讲坛、心理讲坛等多个学习平台;创办了《葛洲坝审判》的院刊,制作了《文化兴院铸法魂》的画册,保存有丰富的摄影集、书法集、调研文集、相册、图册;创作的文艺节目多次全市获奖,每年自办春晚,水平高,效果好;形成了文化展板、文化长廊、图书阅览室、干警之家、荣誉展厅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文化氛围浓厚。    
   2012年,全市法院文化建设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法院文化建设座谈会、湖北省部分中级法院文化建设观摩会、市中院老干部文化建设报告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相继在该院召开,与会的各级领导对该院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省法院副院长彭方明、政治部主任田昌兵、市中院院长裴缜等各级领导先后到该院视察,京山、洪湖、荆州、宜都、枝江等地10多家法院前来交流学习文化建设。